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07txt.com

第22节(2 / 3)

人。忽地,她又想起了昭国坊坊民提到过的曾经入住凶宅不足两日又搬走的商人,莫非也是刘通福?

“刘通福还在长安否?”

花露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想必已经走了。他来长安无外乎把从扬州收来的画卖掉,再收些画回扬州,这两件事都做完了,再没有理由逗留。”

“他来长安,下榻何处?”

“听说下榻在孔大人的别馆。”

“兰台的正字孔大人?”

“我的确听人叫他孔正字,是个很有趣的小老头。那天还和陈大人拌嘴来着。”

“哪天?”

“九月初八,陈大人遗失印鉴的那天呀。”

李纤凝方才问和陈公亮同来者有谁,公孙大娘不肯透露。花露口松,不知忌讳,李纤凝趁机打听,“那天除了孔大人陈大人,还有谁?”

“还有刘三爷。”

“他也在?”

“就是他做的局呀,答谢买画的几位大人。”

李纤凝叫他把这几人名字写下来,花露说她也不准知道名字,他们互相称呼官职,她能给出的也只是官职。李纤凝说没关系,姓氏加官职查到人轻而易举。花露遂将那日的人一一默写笺上。

花露送李解二人下楼,告辞前,李纤凝忽然询问花露,“你今年二十岁了吧?”

花露一呆,继而微笑,“旁人皆猜我十五六岁,公子如何一猜即中?”

李纤凝神色渺渺,“瞎猜的。”

盈月篇(其六)犹抱琵琶

上次托付昭国坊坊正的事有了回音,据他所查,房主叫陈半商,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多年前去了江南做生意,一直未归。房子托付给老仆管照,半年前老仆去世了,没有途径联系陈半商,自然而然也无从追查入住之人。

李纤凝这头也不顺利,花露所给名单上的人,要么在秘书省任职,要么是集贤院、翰林院的官儿,当然不能简单粗暴地唤来县衙问话,只得带着十二分恭敬登门拜访,多数吃了闭门羹,纵有肯赏脸相见的,闻说与命案有牵扯,也三缄其口,不肯漏出只言片语,省得惹上麻烦。

沈子期周彦等几个年轻画师倒是见着了,他们表示那日与刘通福幽兰坊分别后再未见过,且言谈之间,刘通福透露他隔日便要离京。也即是九月初十。

李纤凝又拿出从命案现场收集的边角给他们辨认,要他们确认是否系他们画上的图案。

边角有数块,皆给烟熏黑了,仅能看出一些粗浅的线条,个别连线条也没有,沈周二人均辨不出系何物,说不好是不是出自自己画上。

李纤凝原没抱多大希望,也谈不上不失望,沈周二人离开后,她独自在茶楼上坐了一会儿,慢悠悠思索案情。谁知一道人影闪过眼前,周彦去而复返,在她对面坐下。

不等李纤凝开口,周彦先自神秘兮兮前倾上身,“不瞒李娘子,我知道那残迹是谁画上的。”

“谁?”

“沈子期。”周彦警惕地看了一眼窗外,“残迹上勾勒的图案是松柏,那日的几幅画里,只有他的《春晓图》上有松柏,而且那婆娑的笔法,一看就是他。”

“沈公子好像并不是这样认为。”

“这正是我紧张的地方。我原以为他会承认,谁知他竟断然否认,如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何否认?离开后,我越寻思越觉不对味,特意折回相告。”

假如残迹属于沈子期的《春晓图》,那么遇害之人极有可能是刘通福,而沈子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想到这里,李纤凝问:“沈子期和刘通福有过节吗?”

“表面上没什么,可是那天……沈子期对刘通福往他画上盖章的事有些不满,他那个人就是那样,假清高。”

他指的是在幽兰坊加盖陈公亮那枚闲章的事,李纤凝接着问,“他们当时可曾发生过冲突?”

“那倒没有,毕竟画已经卖出去了,他无权过问,全程黑着脸,坐一会儿就走了。”

李纤凝东西收好,起身道,“周公子随我去衙门一趟。”

“作甚?”

“认尸。”

“认尸?我?”周彦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

“周公子见过刘通福,对他的体貌特征了解。若能证明死者是刘通福,对本案大有裨益。”

“可是、可是……”周彦神色慌乱,“我没见过死人啊……”

“待会儿就见着了。”

周彦:“……”

尸体死了几天,被挖出来,在停尸房放了几天,尸臭溢出。仵作往周围撒了许多生石灰,犹压不住那股味道。

周彦捂了三层汗巾,颤巍巍跟个七旬老妪似的踏进停尸房,飞快瞄一眼立刻跑出来,扶着墙壁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像,但我不能十分确定。”

喘息甫定,周彦给出这么一句话。

“你只看了一眼……”

“李小姐忘了我是做什么的,我尤其擅长人物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